全國統(tǒng)一學習專線 8:30-21:00
來源: 上海金蘋果雙語學校國際部 編輯:佚名
近期,上海金蘋果雙語學校國際部舉辦了首屆學子理念傳承、經驗分享會?!扒喑鲇谒{而勝于藍”,與其說是一種師道傳承的期盼,在當今社會,更加希望是一種教育理念的傳承和教學環(huán)境的孕育。聽聽學長的話,讓行走在國際課程道路上的同學們認識到“勇于分享才能更加國際化,勤于思考方能決勝千里之外”。
分享會現(xiàn)場
優(yōu)秀畢業(yè)生鄭同學簡介:劍橋首屆畢業(yè)生,14年2月就讀金蘋果學校國際部,現(xiàn)就讀加州大學戴維斯分校經濟學和認知神經科學專業(yè)。
學長溫馨小忠告:
從蘇格拉底服下毒參湯,至霍金先生面對心中的星光抱憾而終,僅僅過去兩千年四百余年。對于人類的進化而言,這不過是一剎那,卻蘊含了孕育和塑造人類的一切輝煌。
但太快的前進速度使人們在來不及思考的同時面臨了幾乎無限的選擇。在被選擇淹沒的田野深處,虛無主義肆無忌憚地開始扎根發(fā)芽。而在這泥沼的表面,是無數不得不掙扎向前卻毫無目的,最終在無法承受枯燥痛苦的現(xiàn)狀與他人賦予自身的愿景的沖突所創(chuàng)造的矛盾中迷失了自我。
這便是每個人都將經歷的一場苦修,而苦行的背后,到底有著怎樣的意義和價值存在?
從經濟學家的角度而言,人的一生是被選擇充斥著的。而如何做出比較好、最有意義和價值的選擇便是人類捫心自問‘我是誰’的唯一原因。只有清晰地認知到自己,才可以做出對自己而言比較好的選擇。而對自己的認知越全面,則該選擇在長期的意義便會愈發(fā)地深遠。
因此,考慮做選擇時所付出的代價、放棄的機會,思考在非常小的變動中會如何影響自己的選擇,以及自己到底想要的是什么這三個要素便成為了微觀經濟學中最至關重要的三個課題,即:機會成本,邊際和效率。
但是,只需認識自己就真的夠了嗎?
人是情境中的生物,臭名昭著的‘斯坦福監(jiān)獄實驗’便可證明這一點。但如果人無法控制環(huán)境,那又該如何控制自己,從而讓自己不論處于什么樣的環(huán)境中依然能夠主動地約束自己;換言之,人應以何種方式管理自己,從而實現(xiàn)自律,并賦予選擇‘價值’呢?
答案藏在馬基雅維利的《君主論》中。雖然馬基雅維利一直是為達目的不擇手段的代名詞,但如若將如何君臨他人的手段套用在掌控自己之上時,則顯得即合理又實用。在該書的第八章中,馬基雅維利談到了如何使用‘殘殺’來‘定國’,并忠告君主這是在明確目的的基礎上抱著斬草除根的心態(tài)去實施的概念。借此,馬基雅維利引出要將人民(未來)作為主要的目的,而不是拘泥于享受王權(現(xiàn)在),不然在未來的一天,王權便會被人民粉碎。為了達到這個目的(迎接更好的未來),應該殘殺(否決)與自己政見等相左的潛在隱患(與計劃的未來不符的、出于浮躁的想法)。這便是實現(xiàn)君主(你)的野心的唯一目的,即是目的明確,不忘實干,一心一意,且緊盯未來。
借助經濟學的知識,我們明晰了目的;而通過《君主論》的力量,我們得以自律,亦為某件事情戴上了價值的桂冠。但是最終,到底如何趨勢我們完成這些事情呢?什么能讓自律不再只是腎上腺素的寵兒,而是化作持續(xù)不斷的習慣呢?
在此不得不提到的人便是德國哲學家叔本華。作為唯意志論的奠基人,叔本華相信意志是驅使宇宙萬物的唯一要素。雖然對叔本華的唯心主義不予置評,但本質上來講,人的前行需要相應的覺悟,而能讓一個人下定決心的便是無法磨滅的意志。
意志本身看上去抽象、宏大且不著邊際,但其本質是來源于對恐懼的事物的反抗心理。
人或多或少都畏懼著什么,它可能是孤獨終老,可能是無家可歸,可能是化為虛無…一般而言,我們會將眼睛別開,看向別的地方聊以自慰。然而,如若直面恐懼,則可以從中獲得名為意志的試金石和能量源。隨后,在意志的驅動下,人便會尋到自己的野心。最終,當野心得以明確,便可在高度的自律中,借助一切來尋找實現(xiàn)野心的方法。
最后,請容我引用最近火爆百老匯的音樂劇《Hamilton》中的一句臺詞作為結語,愿后輩們能惜時如金,用此生貫徹自己的意志,并時刻用這些歌詞作為激勵源,最終創(chuàng)下能讓自己自豪的輝煌:
Let me tell you what I wish I’d know,When I was young and dreamed of glory:You have no control,Who lives, who dies, who tells your story.
請允我訴曾經,年少無知時最應知曉之事:時光荏苒,世事無常。
上海金蘋果雙語學校國際部報名、校園參觀及了解招生動態(tài),請: ,或通過下方報名通道登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