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統(tǒng)一學習專線 8:30-21:00
來源: 領科教育上海校區(qū) 編輯:佚名
徐乾智,領科教育國際高中上海校區(qū)2017屆畢業(yè)生。被牛津大學、倫敦帝國理工學院、倫敦大學學院、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錄取。在牛津大學工程專業(yè)拋出橄欖之后,他卻選擇了入讀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物理專業(yè)。能同時拿到英國方向和美國方向知名大學的offer,他究竟是如何做到的?
牛津大學,顯然已經家喻戶曉。而伯克利大學——這所美國**學府,同樣霸氣十足。截止2016年,共有91位諾貝爾獎得主(世界第四)、13位菲爾茲獎得主(世界第五)和23位圖靈獎得主(世界**)。而學術方面,伯克利作為世界學術研究的最重要中心之一,物理專業(yè)也是相當不錯。這里不僅曾有伯克利物理學教授、原子彈之父羅伯特·奧本海默,更有諾貝爾物理學獎得主歐內斯特·勞倫斯。原美國能源部部長、諾貝爾物理學獎得主朱棣文就曾在2004-2008年擔任勞倫斯伯克利國家實驗室的主任(Director),同時兼任伯克利物理學教授,而1976年他也從伯克利獲得物理學博士學位。能考入牛津大學工程專業(yè)的同時,也能進入伯克利物理專業(yè),可以說是非常厲害了!
“要保持開心的狀態(tài)去追求卓越”
在本學期的一場牛津、劍橋大學的經驗分享會上,有一位同學,在講臺上看到鏡頭時,主動比起了“剪刀手”,看起來嘻嘻哈哈,毫不嚴肅。在學校很多活動中,也常能見到他的身影。如此喜歡玩樂的他,卻是今年6個考取牛津的學霸之一。不管是物理,還是工程,甚至其他學科,他都學得游刃有余——他就是徐乾智。
徐乾智,提到這個名字,很多同學和老師臉上都會浮現(xiàn)微笑。他是一位陽光十足的男生,樂觀開朗,熱情大方。“我原來看過一部電影《三傻大鬧寶萊塢》,它里面有一句話說:心是很脆弱的東西,你要**哄哄它,要保持開心的狀態(tài)去追求卓越,成功就會出其不意地找上門。我一直把這句話當成座右銘?!毙烨侨缡钦f。
如上所言,四年下來,徐乾智覺得自己認識最深刻的一點,就是:沒有功利心?!暗@也不意味著沒有目標”,他補充說。在做這些事情的時候,他都會想辦法把這些事情做到自己最滿意、最開心的程度。他參加過很多活動,卻并不熱衷于坐“**把交椅”,他喜歡做事,卻不要完全發(fā)號施令。當每一個人都只看到**名的終點線時,他會給自己的心騰出位置,去做壓力沒有那么大的第二名?!熬瓦@樣,慢慢地,也不知道是怎么回事,就拿到了牛津、伯克利的offer,哈哈哈哈......”
快樂而有序是成功的前提
當被問到,為什么會這么快樂時,徐乾智說:“我喜歡的東西比較切入興趣點。比如G1、G2喜歡踢足球,AS的時候還打過籃球。后來覺得自己對攀巖很有興趣,并幫助攀巖社做了一些活動,覺得自己學到了很多東西。這些不是學術和技巧性,我只是單純地覺得,可以學到與人交往的能力,感覺特別開心。我喜歡跟人打交道,喜歡“人”這樣的存在環(huán)境?!闭蛉绱?,他還加入了學生會,當過生活部長。他坦言,大家在一起**并解決事情是很有成就感的。但這些都不可能是一帆風順的。當發(fā)生了矛盾,交流得不夠,就會有一些問題?!暗蔷褪且驗檫@些失敗和磨合,才會知道以后怎么樣更好地去做**,大家的感情才會更深?!?/p>
為什么參加這么多活動,學習還能這么輕松?帶著這個疑問,徐乾智分享了他的經驗。他覺得,這個也是潛移默化的,跟自身掌握的信息量有很大關系。比如他參加過模聯(lián),與人交流的能力比較好,朋友圈比較廣泛,認識了很多學長學姐。他之所以能安排得過來兩個方向的申請,很大程度也都歸功于他的“信息量”?!耙婚_始我是申請英國的。后來準備申請美國的時候,加州的學姐告訴我,怎樣申請效率最高,一般要在文書里寫什么才能有吸引力。雖然我覺得挺累的,但是并非雜亂無章,所有的東西都是有序地進行。”
“領科給我了潛移默化的影響”
對于學生個性的發(fā)展來說,領科無異于是一方沃土。徐乾智在領科讀了四年,學校氛圍對他影響很大。用他自己的話來說,就是“有一種潛移默化的影響”。他說:“記得當時我剛進學校時,聽風就是雨,不會去做判斷。四年下來,感覺批判性思維加強了,對于不確定的事情,會去考證判斷。其次,就是有了一種不被規(guī)矩束縛的感覺。周圍的同學都比較搞怪好玩,總覺得很開心。這些都從側面幫助了我一些獨立思考能力。那時候學長學姐問我是英國黨還是美國黨,建議我多做一些活動,或者有側重地準備申請。”
為什么會最終選擇伯克利,而不是牛津大學?徐乾智表示,因為伯克利有很多有意思的專業(yè)。興趣多樣的他,不太確定要學特定哪一門專業(yè),所以想都嘗試一下再做選擇。況且,在伯克利,學的東西都比較難。喜歡挑戰(zhàn)自己的徐乾智認為,多學一點學深一點才更有意思。再者,自從家人申請到了綠卡后,便臨時轉成了美國黨,也就選擇了伯克利。
圖中左四為徐乾智
“經驗:去規(guī)劃,但別執(zhí)著”
對于學弟學妹的經驗分享,徐乾智說:“我覺得我自己不是特別聰明的那種孩子,而是比較有戰(zhàn)略性地對待這些學科。比如在G1、G2的時候,我的化學學得很好。到了AS的時候,覺得一下不一樣了。所以我戰(zhàn)略性地放棄了化學和生物。因為我想學工程,就把重點放在了數(shù)學、高數(shù)和物理三門課上。我根據(jù)自己的興趣和能力對比綜合,發(fā)現(xiàn)自己雖然喜歡喜歡文科,比如歷史、經濟,但并不能學得特別好。那這就不適合作為大學專業(yè)繼續(xù)學下去了。后來,發(fā)現(xiàn)自己理科考得還不錯,對數(shù)學、物理兩門很感興趣,加上我喜歡邏輯和推理,不喜歡太多背誦的東西,所以就選了理科。然后一步步慢慢地推動起來,慢慢發(fā)現(xiàn)了自己真正的愛好。我做事情都是走好這一步和下一步,其他的事情,會有規(guī)劃,但不會執(zhí)著,因為事情不一定總是按規(guī)劃的方向發(fā)展?!?/p>
在畢業(yè)典禮中,徐乾智張開雙臂,擁抱并感謝了每一位老師。
將快樂進行到底
錢鐘書在《論快樂》里說:燒了房子,有慶賀的人;一簞食,一瓢飲,有不改其樂的人;千災百毒,有談笑自若的人。所以我們前面說,人生雖不快樂,而仍能樂觀。
快樂中兼濟樂觀,這是徐乾智每次遇到困難時會提醒自己做到的:微笑面對一切,敞開心胸去理解一切。會比起學術的專業(yè),徐乾智的智慧更在于對自己人生的把握。他不懷揣功利之心去做事,不為了學習而學習。一邊掌舵著自己的方向,一邊享受快樂和自由;無所依憑而游于無窮,逸態(tài)閑情卻終有所得。擁有一顆快樂和自由之心,這才是他能被這些知名大學青睞的真正原因吧。
領科教育上海校區(qū)報名、校園參觀及了解招生動態(tài),請: ,或通過下方報名通道登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