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統(tǒng)一學習專線 8:30-21:00
來源: 領科教育上海校區(qū) 編輯:佚名
在同學眼中,他是不折不扣的學霸,學術成績都是A*,各種競賽獎項拿到手軟;在老師眼中,他不僅學習能力強,還是得力的小助手,“他經(jīng)常幫助我輔導其他學生的競賽”。關于他,用“自燃型”人格來形容最貼切不過:對于學習,不用別人“點火”,他就會自動“燃燒”;除了正常上課,他的課余時間,除了娛樂,不是用來寫代碼,就是研讀關于數(shù)學和計算機的書籍;對于計算機的熱愛,他就像阿甘一般,以最赤誠的心,不停奔跑。最終,他憑借這份最純粹的熱愛和堅持拿到了錄取率僅為8%的劍橋大學計算機專業(yè)offer。接下來,我們一起走進這位熱愛計算機的男孩——上海領科2022屆畢業(yè)生劉同學的故事!
A2-8 劉同學
已獲Offer:
英國方向--劍橋大學、帝國理工學院(2份)、愛丁堡大學
美國方向--加州大學圣地亞哥分校
獲獎經(jīng)歷:
數(shù)學--BMO1(卓越獎)、BMO2(優(yōu)勝獎)
物理--BPho(超級金獎)
化學--UKChO(金獎)
計算機--ACSL(National 1st)、 OUCC Round 1( National 1st)、Round 2 (High distinction / National 3rd)
其他--IMMC(Outstanding)
興趣愛好:
代碼、網(wǎng)球、音游
社團活動:
數(shù)學建模社團、計算機科學社、15km跑選手&主持人;
八年的計算機學習經(jīng)歷
一位高中生,已有八年時光與編程為伴,恐怕全校都難找?guī)兹恕W加入編程校隊,跟著老師做小游戲項目,初中參加各種算法競賽,高中學習ALevel計算機科學課程、加入計算機社團以及參加國際性計算機競賽……
從九歲開始學習編程到如今即將進入劍橋大學計算機專業(yè)學習,關于他的這段長達八年的計算機學習之旅,劉同學這樣回顧道:“我從小就比較擅長數(shù)學。記得小學3年級的時候,信息課老師在了解到我的數(shù)學很好后,就問‘你數(shù)學不錯,要不來編程隊看看?’就這樣,我被選進了編程校隊,跟著老師做各種小游戲項目,比如《井字棋》,Flappy Bird等。
在學習了一段時間后,發(fā)現(xiàn)寫游戲和打游戲似乎一樣有趣。于是,就一直學了下去。到了初中,由于學校的競賽氛圍很濃厚,所以我也順理成章地參加了不少競賽,其中就*括計算機競賽。后來,上了高中,我開始接受系統(tǒng)的計算機科學課程的學習,并決定申請劍橋大學的計算機專業(yè),有意識地為申請做些準備?!?/p>
由于劉同學入讀的是領科三年制,**年不能選修計算機科學這門課,因此他是跳過了IGCSE計算機科學直接學習ALevel計算機科學。不過,他的父母還是給他買了一本IGCSE計算機科學的課本,“其內(nèi)容主要是關于計算機的基本理論知識以及基礎的算法和編程。因為,我已經(jīng)學了多年的編程,所以,很熟悉這些基礎常識了,沒有選修IGCSE計算機科學,也不影響之后的ALevel課程學習?!?/p>
盡管如此,他在領科的**年并沒有中斷計算機的學習,而是加入了學校計算機社團,并成為社團里的重要成員之一,輔導其他同學,組織大家參加計算機競賽,“我覺得在計算機社團,能學到比課內(nèi)更難更深的一些計算機知識。同時,我們還會組織類似于拓展小組討論形式的活動,交流學術,討論競賽,這也是非常好的學習方法?!?/p>
我所做的不只是為了申請
“你的熱情會找到你,它們會指引你前往你想要去的方向?!痹趧⑼瑢W就讀Pre年級的時候,他就參加了不少適合ALevel階段學生的競賽,并取得優(yōu)異成績。整個高中三年,他的競賽碩果累累,僅計算機競賽,他就拿到了一個全國知名和一個全國第三。
劉同學積極參加各類競賽,并不是為了獲得名次,也不是為申請大學刻意做準備,而是因為他覺得參加競賽是一種具有趣味性的學習方式,以此學習更多的學科知識,了解學科之間的關聯(lián),看更寬廣的世界,“如果大家已經(jīng)有一門非常喜歡的學科,不妨考慮參加一些競賽,不一定要帶著‘一定要拿獎的心態(tài)’去參賽,而是可以抱著‘開開眼界和拓展知識面’的想法。因為拓寬知識面很重要,只有對一門學科有足夠好的認知之后,才可以知道接下來應該朝哪個方向努力。”
除了競賽,劉同學還自學了多門計算機語言,參加過研究性學習項目,獨自編寫了兩個程序——自動解掃雷和自動解貪吃蛇,“這兩個項目讓我很有成就感。從框架結構的搭建到程序代碼的編寫,整個過程都是我一個人完成的,沒有別人的參與。對于我來說,這是一個重要的里程碑,它意味著我有能力去獨立完成一個比較復雜的項目了?!?/p>
無論是社團,還是競賽,抑或是獨立項目,都源于劉同學對計算機的熱愛,而非特意為申請大學所做的安排。只要感興趣,他就會立馬付諸行動,比如,對數(shù)學和物理感興趣,他會參加相關活動或競賽;再比如,喜歡英語,他會積極擔任主持人,以鍛煉口語。而這也正是學校對學生的期許:不必為了申請名校而參加競賽或活動。學校希望學生在多元的*容的校園文化氛圍中,嘗試著認識自己,努力找尋熱愛,把這些寶貴的時間和精力用來拓展自己的可能性和潛力。
用計算思維推開劍橋之門
劍橋大學計算機專業(yè)的申請競爭異常激烈,錄取率僅為8%,不僅對申請者的學術成績要求高,還注重申請者的學術能力和熱情。盡管如此,但劉同學決定迎難而上。期間,有不少老師勸他先申請錄取率高的數(shù)學或物理專業(yè),之后再轉專業(yè)。但他都婉拒了老師的好意,堅定選擇劍橋大學的計算機科學專業(yè),“雖然競爭很激烈,但相信自己的能力。另外,我不會想學一個我無法喜歡上的科目,這對我來說太煎熬了。如果我不喜歡一門學科的話,我是根本學不進去的,學習的效果也會大打折扣。”
八年的計算機學習經(jīng)歷、輝煌的競賽成果和兩個獨立完成的程序項目,都體現(xiàn)了劉同學對計算機專業(yè)的熱愛,以及展現(xiàn)了他的學術能力和潛力。這些或許是打動劍橋招生官的原因之一,但劉同學認為他拿到劍橋大學計算機專業(yè)offer的重要原因是在面試環(huán)節(jié)中通過了教授對計算機思維的考驗。
當問到什么是計算機思維以及怎樣培養(yǎng)這種思維,劉同學娓娓道來:“我覺得計算思維就是一種解決問題的思維過程,當你得到了一個問題后,能夠反復化簡手頭的問題,讓每一輪化簡歸約的結果都更靠近計算機的能力范圍,最后用電腦所能‘聽懂的語言’發(fā)號指令完成任務。我獲得計算機思維是通過八年的實踐。計算機科學對于我而言,不只是一門值得鉆研的學科,更是我生活的一部分。我?guī)缀趺刻於寂c電腦為伴,平時的興趣愛好就是寫代碼。”
劉同學認為自己推開劍橋大學之門的重要支點是通過長期的編程實踐而得到的計算機思維。同時,他還認為每個人都能擁有這種學術能力,“只要你稍微有那么一點點的天賦,并愿意花時間和精力鉆研任意一門學科,那么,你都能夠達到這個實力?!?/p>
高中三年轉瞬即逝,劉同學憑借赤忱的熱愛和夜以繼日的勤奮收獲了夢校offer,為高中生活畫下了的句號。畢業(yè)在即,衷心祝愿他前程似錦,在大學里取得更大的成就!也希望領科學子要像劉同學一樣,秉持熱愛,勇于走出屬于自己的那條通往夢想的道路!
領科教育上海校區(qū)報名、校園參觀及了解招生動態(tài),請: ,或通過下方報名通道登記。